转入2016年以来,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安,投资者对央行政策的信心越发上升,地缘政治局势也丝毫没恶化的迹象,全球经济也步履蹒跚,在这种背景之下,黄金沦为引人注目的投资市场明星,大行机构徵低金价预估沦为家常便饭之事。对于黄金多头而言,金价到底需要上涨多低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一件事。本文将从历史走势以及央行政策等方面,将当前金市与1970年代的可怕大牛市展开对比,也许可以给投资者获取新的投资思路。 在1971年时,黄金交投于35美元/盎司,而在70年代末,黄金看清850美元/盎司。也就是金价在1970年代攀升了2300%。与此同时,对于西方股市投资者而言,70年代预示着极大波动性,但报酬却完全持平,就只不过经历了丧失的十年。 1970年代是,两位数的通胀、油价攀升、美元回头硬以及政治不确定性令其投资者感到恐惧和紧绷,这也促成投资者购入更加多黄金,因为这是一种扎实的财富保值手段。 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过一次未来仍有可能再次发生。 事实上,当前黄金的声浪与1970年代时金价经历的局面有许多相似之处。例如: 信心危机 尽管1970年代西方国家特定的经济问题通胀、衰落和原油危机与当前有所不同,但两者之间还是具备可转换之处。1979年时,时任美国总统卡特(Jimmy Carter)曾多次谈论过对于政府以及未来前景的信心危机。这种信心的缺陷最后伤到卡特自己他在1980年议会选举中败给里根(Ronald Reagan)。 那么里根竞选阵营在1980年是的口号是什么?让美国再次显得最出色(Make America Great Again),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(Donald Trump)在议会选举中也借出了这一口号。如今信心危机是一种全球性现象,从华盛顿、到伦敦、再行到东京。 1970年代的信心危机在1979年超过一个沸点当时,金价并非凑巧地经常出现攀升。我们有可能也将不会经历类似于的金价攀升局面。 损毁的央行政策 当美国在1971年8月舍弃金本位,美联储(FED)在管理美国经济方面的角色党内外。美联储当时坚决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,该理论指出,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将性刺激低收入和经济快速增长。因此,当美国失业率在1970年代初加快上升时,美联储和以及全球其它央行通过印制更加多钞票来做到作出对此。但此举未获得成功。忽略,全球经历了滞胀经济快速增长衰退和通胀上升同时不存在的现象。 随后,为了协助通胀通胀,各大央行争相加息。在1971年时,美联储联邦基金基准利率高于4%。而在那个十年的最后,利率早已攀升至13%以上。 如今,全球央行展开货币实验早已转入第七个年头,但这些实验或许并没奇效。全球再次面对经济快速增长衰退的局面,但通胀并不是问题然而,通缩,或者是说道物价持续下降,毕竟一个现实的可能性。为了应付这种局面,全球央行大佬们大力不断扩大货币供应并降低利率。 一些国家甚至实行胜利率政策(NIRP)。因此,不仅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正处于历史低点(大约为0.4%),同时许多国家的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为负值。